Search

logy。2020-1-7,晚餐。
Logy 的食物不是寫實主義,是意識流,是...

  • Share this:

logy。2020-1-7,晚餐。
Logy 的食物不是寫實主義,是意識流,是不同的感官現實拼貼之後迸發的靈光乍現。可可與蛋白霜的脆,再咬下去進入了鴨肝濃郁軟稠,最後被老菜餔激發出鹹味;象拔蚌的嫩配上水梨和竹筍的脆,搭配的是猶如韓國冷麵般酸、爽、涼的高湯,又洗去了鴨肝殘存的黏膩;澎湖蚵仔打成泥混合雞肉高湯高湯的泡泡中漂浮著承載著鮭魚卵的紅條,在一口極鮮之後是不同層次的口感;土雞蛋做的茶碗蒸覆蓋著溫熱的牛肉高湯,蟹肉上是山當歸與山芹菜做成的冰淇淋,這層次交疊出來的是冷與熱的瞬間轉換;咬下炸餛飩皮後是鱈魚白子的先脆後嫩,配上豆漿做的白醬是濃而不膩,最上面的菇粉加強了鮮味;再來的鰻魚浸在菇類與花椒油的高湯之中,刺激的麻味為主菜鋪出了通道;七日熟成的不放血胭脂鴨保存了野味,用先煎後烤的直火烹調滿足肉類的渴望。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李廼澔 中國文化大學語言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美國文學,歐陸當代哲學 著作: 《百年飯桌》 《百年和食》 專欄: Every Little d: 鞭神老師 關鍵評論網: 鞭神老師
View all posts